衡阳新闻联播
作者:袁贇昆 易大炜 摄像记者:袁贇昆 易大炜 特约记者: 【导语】 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要发展战略,我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,不搞大开发、共抓大保护、恢复大生态,守护蓝天碧水净土,让“衡阳蓝”、“湘江绿”描绘成建设最美地级市的靓丽底色。联播特别策划《向美而行》今天来看环境优化生态美。 【正文】 北依湘江,东临舂陵河的常宁松柏镇,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矿物资源,这里曾是全省首批硫酸锌生产基地,在上世纪80年代高峰期,化工冶炼企业达到100余家,烟囱林立,重金属随水流渗入湘江。 【同期声】 常宁市沿江锌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 阳世伟 每个企业都有3 4根烟囱 当时出烟 到处感觉是 烟雾层层 水也是直接(排放)对湘江河的影响比较大 【正文】 2013年8月衡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湘江治理,同一年水口山192家冶炼厂关停至39家,整合重组成的6家企业都严格按照标准升级了环保设备。 作为八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的中国五矿铜铅锌产业基地,新入驻的30万吨锌项目甚至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上就没有排污口,新项目每天产生的1400多立方的废水,被精准配置,直到完全消化,真正实现“零排放”。废气二氧化硫的排放量,仅有国家排放标准的四分之一,厂区仅有的两根超净排放烟囱上几乎看不到烟尘。 【同期声】 湖南有色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 肖康 一般人不了解可能觉得它(厂区)没有生产 包括你看烟囱一样的 实际上我们的生产量已经达到了80%以上 部分达到100%产能 【正文】 天蓝了,水清了,不少企业有底气把职工的游泳比赛放在湘江河畔,越来越多的游泳爱好者也重新回到母亲河的怀抱。 【同期声】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参赛者 陈庆华 现在这边的水变清了 变亮了 我们游泳的又回到了这里 【正文】 6年来,严守生态保护红线,不搞大开发、共抓大保护、恢复大生态的生动实践,成为衡阳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的美丽注脚,描绘成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和最美地级市的壮阔画卷。 【同期声】 衡阳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、局长 刘晓利 “十三五”以来,累计完成水污染治理项目522项,重金属治理项目296个// 湘江干流衡阳段水质平均值达到Ⅱ类标准。 【正文】 与此同时,聚焦老百姓关注的环境问题,强力推进中央、省环保督察以及省政府交办的环境问题整改。在衡阳城区,一场关乎百万人民福祉的蓝天保卫战早已拉开大幕。 在建滔化工厂区,一座投资数百万的新型排放塔已经建成投入使用,与老式排放塔相比,新排放塔由多种处理设施构建而成,对该公司生产烧碱的车间尾气排放进行更有效、更彻底的过滤,设备运行之后,其废气排放将比欧盟标准还要低。 【同期声】 建滔(衡阳)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郭尚格 二氧化硫是低于 35 烟尘低于10 氮氧化物低于50 已经完全达标了 现在数据实时可以看到 【正文】 作为松木循环经济产业园上下游企业的龙头和标杆,为进一步降低园区废气排放量,建滔化工铁了心就是一个字“转”,并以最严苛的标准规范废气排放。目前,位于松木经开区内的力泓化工、达利化工等工业企业也纷纷效仿,提质升级环保设施,即使是在化工园区行走也再无刺鼻气味。 “十三五”以来,我市累计完成大气治理项目211个,淘汰改造燃煤小锅炉380台,淘汰各类黄标车、高排放公交车4.8万多辆,1500台电动大巴车逐渐替代传统能源公交,全市城区规模以上餐饮业油烟净化设施安装率达到90%以上。随着空气质量的显著改善,“衡阳蓝”“湘江绿”在雁城衡阳逐步成为常态。 【同期声】 衡阳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、局长 刘晓利 今年上半年,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0.6% // 下一步,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//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,努力为人民群众打造优美生态环境